查看原文
其他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郭于玮;马弘 经济学报 2022-04-24



过去30年,国有企业TFP(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约为1.5%,远低于私有企业4.5%的增长率(张文魁,2013)。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带来新一轮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的浪潮。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否有利于改善企业生产率、混合所有制企业中非国有股权的比例是不是越高越好?


本文以工业企业数据为基础,通过研究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从微观层面探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义。


私 有 化 与 生 产 率


文献中通常将国有企业低效率的原因归结为三类:

  • 委托-代理问题及其带来的激励机制缺失;

  • 为保证就业而超量雇佣形成的政策性负担(廖冠民和沈红波,2014);

  • 在赶超战略影响下投资于不具备比较优势的行业中形成的战略性负担(林毅夫和李志赟,2004)。


引入民营资本能够从优化激励机制和减少企业负担两种渠道影响企业效率。在实证研究中,研究者们的确观察到了民营化对企业效率的积极影响。然而,非国有股比例与企业生产率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在转轨过程中,不同要素市场的开放程度各异,使不同性质的股权之间存在互补性(刘小玄和李寿喜,2007)。另一方面,一股独大可能导致掏空行为。通过实证研究,本文发现,非国有股比例的增加能够促进企业生产率的提高,但这一积极作用随着非国有股比例的增加而减弱。非国有股比例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现“倒U型”的关系。


市 场 结 构 与 私 有 化


除股权结构外,市场结构也会对企业效率产生重要影响(胡一帆等,2005)。


引入非国有资本和引入竞争机制都有可能提高国有企业效率,但对于股权结构和市场结构二者之间是互补关系还是替代关系,现有研究中并未达成共识。非国有企业本身具有明晰的产权结构,而国有企业面临着产权不明导致的内部治理问题。所以国有企业比非国有企业更加需要市场竞争的压力。因此,民营股权比例和市场竞争对企业绩效的积极作用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性。


同时,也有研究认为,竞争与私有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存在互补性。由于私有企业更适应市场竞争机制,在竞争性行业中引入非国有资本对企业绩效存在积极影响(陈晓和江东,2000)。


本文的研究结论支持互补说的观点,即在在竞争性领域,引入非国有资本对企业生产率有积极影响。而在垄断领域,引入非国有资本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不大。因此,竞争性领域应当是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点着力方向。

 

文章作者:

郭于玮,马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来源文献:《经济学报》2016年6月第2期(90页-109页)


引文格式(根据GB-7714参考文献著录标准): 郭于玮,马弘. 2016. 混合所有制中的股权结构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J]. 经济学报, 3(2) :90-109.


如需全文电子版,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或在《经济学报》网站下载。



本刊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钱颖一教授主编,内容涵盖经济学科的所有学科领域,发表原创性的学术研究成果以及综述和评论性的研究论文,敬请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